醫院醫療廢水污水處理裝置工藝說明,醫院醫療廢水污水的來源,醫院醫療廢水污水處理裝置工藝說明,醫院醫療廢水污水處理裝置水質分析和水量確定,醫院醫療廢水污水處理裝置優點,結合醫院醫療廢水污水處理情況設計。
一、醫院醫療廢水污水的來源:
醫院醫療廢水主要來源于病人在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廢水,其中還有一些醫療污水,含有大量的大腸桿菌。最主要的是糞便和洗滌污水。醫院生活污水中含有大量有機物,如纖維素、淀粉、糖類和脂肪蛋白質等;也常含有病原菌、病毒和寄生蟲卵;無機鹽類的氯化物、硫酸鹽、磷酸鹽、碳酸氫鹽和鈉、鉀、鈣、鎂等。總的特點是含氮、含硫和含磷高,在厭氧細菌作用下,易生惡臭物質。
二、醫院醫療廢水污水處理裝置工藝說明:
醫院污水首先進入格柵井,格柵的作用主要是攔截污水中的漂浮物及顆粒物,減輕后續設備的處理負荷和保護水泵正常工作。從格柵出來的水有提升泵提升到調節池,調節池的作用是調節水質和水量,使不同時間、不同水質的水充分混合,保證進入到后續設備的水質與水量均勻一致,還可以降低一定的負荷,使整套處理設備耐受短時間較高的負荷沖擊。為防止SS在調節池沉淀,在調節池中安裝幾根曝氣軟管,起攪拌作用,同時調節池具有水解、酸化池的功能,可將部分大分子有機污染物降解為小分子污染物,去除部分有機污染物。調節池出來的水自流至一體化醫院污水處理設備的水解酸化池,將不易分解的大分子有機物厭氧消化為易分解的小分子有機物,后廢水進入接觸氧化池,在曝氣池中設置填料,將其作為生物膜的載體。待處理的廢水經充氧后以一定流速流經填料,與生物膜接觸,生物膜與懸浮的活性污泥共同作用,達到凈化廢水的作用。生物處理后的廢水自流入沉淀池,沉淀后上清液自流入消毒池,經過二氧化氯消毒后達標排放。
三、醫院醫療廢水污水處理裝置水質分析和水量確定:
1、進水水質
由于需方沒有提供污水水質指標,參照其他醫院的實際污水水質指標;
2、設計污水水量
按《醫院污水處理技術指南》(環發【2003】197號)的規定,平均日污水量取0.4立方/床,理論設計水量按實際床位數計算。
3、出水水質要求
根據《醫療機構水污染物排放標準》GB18466-2005中所規定的排放標準執行。
四、醫院醫療廢水污水處理裝置優點:
1、抗沖擊負荷的能力強,接觸氧化法的平均停留時間在6小時以上。
2、具有脫氮除磷能力,并可以通過調節設備的構造,達到處理工業廢水,生活污水,城市污水的能力。
3、接觸氧化池內的填料多為組合軟填料,質輕、高強、物理化學性質穩定,比表面積大,生物膜附著能力強,污水與生物膜的接觸效率高。
4、接觸氧化池內采用曝氣器進行鼓風曝氣,使纖維束不斷漂動,曝氣均勻,微生物生長成熟,具有活性污泥法的特征。
5、出水水質穩定,污泥產量少并易于處理。
6、潛水泵中可設于設備之中,減少工程投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