污水處理工藝中MBR膜運行與維護管理,隨著污水處理行業的發展以及對污水廠出水水質的要求越來越嚴格,MBR膜工藝也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大型污水處理廠。MBR膜工藝節約占地、節約土建投資、工藝運行更穩定、出水水質更優的特點也逐漸被行業內認可。MBR膜工藝運行過程中需要做好除砂及除毛發、纖維的預處理工作,還需要嚴格控制進水的油脂含量,做好預處理是控制MBR膜污染的關鍵之一。生產運行中,應嚴格按照MBR膜工藝要求,保障回流比、膜擦洗曝氣強度、膜化學清洗頻次等工作。MBR膜膜過濾技術不同于利用重力進行“泥水分離”的二沉池,受污泥膨脹、污泥沉降性等因素的影響較小,但較好的污泥沉降性更有利于膜污染控制,提高臨界膜通量。日常運行維護過程中,還應注意監測膜池混合液的過濾性,以及應對NaClO在線清洗對膜池混合液理化性質的沖擊降低其過濾性的處理方法。
1 污水處理工藝中MBR膜介紹
MBR膜生物反應器(MeMBR膜ane Bio-Reactor)是膜分離技術與污水處理技術的結合,膜組器取代了二沉池及后續的過濾工藝,相對于傳統的污水處理工藝,占地面積更小、容積負荷更高、出水水質更優更穩定。一般傳統工藝的污泥濃度約2.5~4.5g/L, 而MBR膜工藝可達到8~10g/L。劉紀成等[1]研究發現 MBR膜工藝在20g/L的超高污泥濃度下,通過更嚴 格、全面的運行管理,穩定運行了超過600天。MBR膜膜工藝是利用膜分離技術實現了生化系統的“泥水分離”,克服了傳統工藝提高容積負荷與降低污泥負荷間的矛盾。二沉池實現“泥水分離”依賴于重力作用,污泥沉降性能越好,“泥水分離”效率越高。膜分離是一種強制分離,受污泥沉降性
的影響較小,即使污泥齡(SRT)超長也不引發“跑 泥”問題,因而使得整個生化系統運行穩定性更好。MBR膜膜過濾孔徑一般在0.1~0.4μm,按材質分
為有機高分子膜(如聚乙烯類、聚醚砜類)和無機膜 (如陶瓷膜等),膜組件的結構形式可分為平板式、 卷式、簾式、圓管式等。以簾式中空纖維膜為例,膜組件和膜組器的常見形式。
中空纖維膜的過濾功能層涂布于支撐層的外表面,利用產水泵的抽吸作用,膜絲兩端收集過濾后的污水,最
終匯集至膜組器的產水管,通過產水泵排出。中空纖維膜的過濾原理。
膜組器底部配置有用于氣擦洗的曝氣裝置,用于吹掃膜絲表明截留的污泥。MBR膜膜池的配套設施包含進水渠、回流渠、水 泵間(膜設備間)和出水池,回流渠靠近生化池一 側,進水渠的配水渠靠近膜設備間一側,如[圖1- 3]所示。附屬設施包含膜清洗區、吊裝區、膜清洗加藥間及配電室。
2 MBR膜膜的運行管理
2.1 預處理
MBR膜工藝對預處理工藝段要求更高,需配置沉 砂池、超細格柵(孔徑0.5~1mm),用于除砂和除毛 發、纖維等細小雜物。中空纖維膜組件的上端在膜
吹掃的作用下,容易聚集纏繞毛發、纖維如[圖2- 1],若與抖動的膜絲間發生摩擦,將對膜絲造成不可逆的物理損傷。膜組件頂端聚集纏繞的毛發、纖維,還會影響膜吹掃氣體的上升通道,導致膜擦洗不均勻,膜組件上端的膜絲表面濃差極化形成積泥,最終板結。膜組件若出現板結,膜組器的有效過濾面積將減少并承擔更多的過水量,容易造成惡性循環,使得跨膜壓差(TMP)快速上升。因此,預處理對于MBR膜工藝而言尤其重要,沉砂池及超細格柵的運行情況是MBR膜工藝運行管理的重點項之一。
圖2-1 膜組件上端的毛發、纖維纏繞污染
MBR膜膜的運行還要求水溫在10~35℃,高于 35℃會對膜使用和壽命造成不利影響,低于10℃則使膜通量下降明顯。油脂還會對膜造成嚴重污
染,要求總植物油低于50 mg/L,礦物油低于3mg/L。
2.2 產水系統
生化池末端的混合液經配水渠進入膜池,膜組器浸沒于膜池內,通過產水泵抽吸實現膜組器從混合液中過濾污水,并將污泥截留在膜池內。膜池末段設置有污泥回流泵,使得膜池內高濃度的污泥回流至好氧池前端,
回流比一般在300%~500%,可以有效減小膜池與好氧池之間的污泥濃度差。推薦的膜池污泥濃度在5~10g/L范圍。
MBR膜工藝還配套有膜擦洗曝氣系統、抽真空系統、在線清洗系統等。膜產水過程中,MBR膜膜擦洗風機必須連續運行,沖刷膜表面截留的污泥,降低濾餅層的厚度防止板結。膜擦洗曝氣所需的氣量采用曝氣強度指標衡量,曝氣強度指膜組器的單位投影面積上的氣量,
一般 地表水或市政污水在60~110 Nm3 /(m2·h),工業廢水及高污染廢水在 120~150 Nm3/(m2·h)。膜擦洗風機的能耗占污水廠 能耗的20%~25%,甚至超過MBR膜工藝好氧池曝氣風機的能耗,因而膜擦洗的經濟曝氣量是MBR膜工藝節能的研究方向之一。增大膜擦洗的氣量,可增加空氣在膜表面形成的剪切力,但同時也會使得活性污泥菌膠團的粒徑變小,造成混合液的理化性質發生變化,不利于膜污染的控制[ 2 ]。孫劍宇[ 3 ]的研究 中,對膜曝氣系統工程改造為高低脈沖曝氣(高/低 時間1min/5min),降低了膜曝氣量的31%而不加劇膜污染。日常運行管理過程中,膜曝氣強度還可以根據膜池污泥濃度、膜實際運行通量調節,膜池污泥濃度越高或膜實際運行通量越大,應匹配越高的膜曝氣強度。膜池液位影響著膜擦洗風機出口的風壓,以及膜組器曝氣裝置出口的實際體積風量。因此,控制較低的膜池液位,也將更有利于膜擦洗風機的節能。
抽真空系統主要的作用是保障產水泵的正常運行,通過真空裝置從產水泵入口管路的最高點抽出管內的空氣,可有效防止產水泵發生“氣縛現象”。跨膜壓差(TMP)越高,從膜組器抽吸產出的水夾帶的空氣越多。
在線化學清洗(CIP)系統包含CIP泵、加藥泵等,用于膜組器的日常化學清洗。化學清洗分為酸洗和堿洗:酸洗主要用于去除膜系統的無機污染,如鈣鹽、鎂鹽結垢等,可每半年進行一次(硬度高 的水質需適當增加頻次);堿洗用于去除有機污染,如膜表面的生物凝膠層、蛋白質等,需每周一次。藥劑的用量按每平方米膜藥液量2~4L計,需要考慮管路的體積。
產水泵一般按照預設流量控制,且需按周期性 間歇運行,如“啟7min停1min”、“啟11min停 2min”等模式。間歇產水是基于減緩膜污染速率而 設定的,有助于抑制膜表面的濃差極化現象。變頻 器調控產水泵流量的大小,產水泵啟動時頻率的加速時間不宜過快。
2.3 運行調控
跨膜壓差(TMP)是指驅動水通過膜所需的壓
力。取產水泵停止運行時泵入口段的壓力變送器顯 示值(如圖[2-2]中的PIT)為P0,P0為常數經確定后一
般不再調整,以產水泵運行時壓力變送器顯示值為 Pt,MBR膜膜組器的跨膜壓差按TMP=P0-Pt計,中控室上位機可直接顯示并保存TMP的結果。跨膜壓差 (TMP)是MBR膜工藝運行過程中最直觀的表征膜污染 程度的參數,瞬時產水流量越大或膜污染越嚴重,
跨膜壓差越大。M BR膜的跨膜壓差正常值在0~50kPa范圍,當跨膜壓差接近或達到50kPa時須進行離線清洗。
MBR膜膜運行過程中,隨著膜污染的進行,跨膜壓差的上升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,如[2-3]所示。
第I階段為污染初期,部分膜孔堵塞;第II階段為緩慢 污染階段,膜表面出現大分子、膠體附著,日常維 護無法清除的膜污染部分逐漸積累,跨膜壓差 (TMP)也逐漸增大;第III階段為快速污染階段,膜 表面固體沉積物增加,甚至開始出現板結,有效過
濾面積加速減少。離線清洗應在膜污染進入第三階 段之前進行,日常運行管理除記錄跨膜壓差外,還 需要觀察膜組器擦洗曝氣的均勻性,當出現不均勻曝氣時,需及時檢查膜組器的板結情況。
單位時間內通過單位膜面積的水量定義為膜通量,MBR膜膜通量一般在15~25L/(h·m2), 運行膜通量由瞬時產水流量調控。臨界通量是指跨膜壓差 (TMP)不隨時間而明顯升高的膜通量,臨界通量與膜的材質、膜組器的結構、曝氣強度、污泥濃度等 有關。不同膜通量情況下跨膜壓差隨時間的變化如[圖2-4]所示,超臨界通量下運行跨膜壓差升高速率很快,表明膜污染加劇(部分膜污染是不可逆的),須避免。MBR膜膜可在接近臨界通量的次臨界通量下運行,以平衡產水量和膜組器使用壽命之間的關系。實際生產運行中,應積極采取措施提高臨界膜通量。
運行通量存在差異,膜污染速率也有所不同。一般情況下,距離產水泵越近的膜組器膜污染越嚴重,
若實際運行過程中存在這樣的情況,可定期調換膜組器的位置,以降低膜污染的平均速率。混合液過濾性是指,5min內50mL混合液經 Φ15cm中速定性濾紙過濾得到的濾液體積。MBR膜工藝要求混合液過濾性不低于25mL/(50mL·5min)若低于25mL/(50mL·5min)則表示混合液過濾性
差,容易造成膜污染和跨膜壓差的上升,需采取措 施調控混合液的性質。濾紙折法要求和測試裝置如[圖2-5]所示。
混合液過濾性是影響膜污染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,是生產運行過程中提高臨界膜通量的重要途
徑。污泥齡、污泥濃度、污泥沉降性、混合液粘 度、混合液上清液TOC濃度、活性污泥的胞外多聚物(EPS)和溶解性代謝產物(SMP)等參數,都能一定程度上影響混合液過濾性,而且混合液過濾性檢測方法簡單,因此MBR膜工藝的污水廠應每天檢測該指標,以提前采取調控措施。
污泥齡調控是提高混合液過濾性的一種簡單有 效的辦法。污泥齡過低,污泥菌膠團粒徑小,會造
成混合液膜過濾性差,引發嚴重的膜污染。污泥濃 度過高,混合液黏度將顯著增加,混合液過濾性也會下降,建議污泥濃度<15g/L為宜。
絮凝劑(或除磷藥劑)對改善混合液過濾性有一 定的積極作用。馮超[4]的研究發現,PFS、PAC、 FeCl3三種絮凝劑都能提高活性污泥絮體的平均粒
徑,降低小顆粒物質,同時也降低了混合液上清液 的COD,對降低膜污染速率起到積極作用,其中PFS效果最好。
3 MBR膜的維護
MBR膜膜的維護主要包含為恢復膜通量而進行的化學清洗,日常檢查膜擦洗曝氣的均勻情況,以及少量的膜組器結構方面的維護工作。膜的化學清洗分原位在線清洗和異位離線清洗,其中原位清洗適用于日常維護,異位清洗效果更顯著,但更費時費力。
日常在線酸洗每半年進行一次(硬度高的水質需適當增加頻次),藥劑可選用1%~2%(質量濃度)的檸檬酸或草酸。在線堿洗每周進行一次,維護性清洗采用500~1500mg/L濃度的NaClO,恢復性清洗按 2000~3000mg/L的NaClO(每月一次)。藥劑的用量按每平方米膜藥液量2~4L計,需要考慮管路的體積。原位化學清洗的步驟如[表3-1]所示,具體的加藥量可根據膜污染的情況而定,也可根據清洗后跨膜壓差的恢復情況調整。在線堿洗完成恢復膜池曝氣后,膜池會出現適量的泡沫,可根據泡沫量估摸加藥量情況,泡沫量少表明加藥量可能不足,泡沫過量表明加藥過量。
研究表明,NaClO洗膜過程中會對混合
液造成沖擊,污泥的表面γ-降低,絮體出現解體 且混合液過濾性下降,產水后發現膜污染速率顯著 增加,運行2天后恢復正常。因此,日常洗膜完成 后,應盡快通過回流泵循環更新膜池內的混合液,洗膜后的初期膜通量建議控制在較低的水平。
離線清洗每年1~2次,酸洗的檸檬酸或草酸藥
液濃度2%~3%(質量分數),堿洗的NaClO濃度為 3000~5000mg/L。一般按照先堿洗后酸洗的順序進
行,每次清洗完成都需要沖洗干凈膜組器表面的藥液,并清水漂洗。離線清洗的步驟是將膜組器從膜池內吊裝至沖 洗區,必要時將膜組件拆卸并清理纏繞的毛發纖維和膜表面的污泥,如[圖3-1]。沖洗完成后組裝送往藥液池浸泡12-24小時,浸泡期間可配合少量曝氣 提升清洗效果。浸泡完成后,沖洗膜組器表面的藥液并漂洗干凈,即可重新安裝于膜池投入使用。
膜組器浸泡過程中,藥液有效成分會被消耗, 因此需每12h檢測一次藥液的pH值,并補充藥液至 初始pH值。化學藥液溫度宜大于25℃,溫度越 低,清洗效果越差,因此離線清洗宜在入冬季前進行。
4
結論與建議
相比于傳統工藝,MBR膜工藝對預處理的要求更高,嚴格控制毛發、纖維量、進水含油量有利于控制膜污染以及延長膜使用壽命。
膜擦洗曝氣強度、膜池污泥濃度、膜化學清洗 等MBR膜工藝運行參數要求,基本是圍繞膜污染控制
方面的考慮,日常生產運行應嚴格遵守。根據實際 膜池污泥濃度、運行通量調控膜擦洗曝氣量,將有利于MBR膜工藝的能耗控制。
盡管MBR膜工藝運行對污泥沉降性、污泥齡等要求不嚴格,但較好的污泥沉降性、合理的污泥齡調控,將有利于降低膜污染速率,提升膜運行通量。還應加強膜池混合液過濾性的日常監測,及時調整工藝運行狀態,提高臨界膜通量。NaClO在線清洗將對膜池混合液造成沖擊,影 響混合液的理化性質而不利于膜污染控制。日常操 作過程中可加快膜池混合液的循環更新,并降低洗膜后初期的運行通量.